原本家裡並無到廟裡上香祈福的習慣,
只有清明節時會在家裡燃香祭祖,
不過在認識小猴之後的第一個農曆新年,
小猴準備了許多祭神供品邀我一同到他家人每年都會去的北投行天宮拜拜,
從此以後,
到北投行天宮拜拜就成為我倆每年新年的必備行程,
從那時開始,
我也漸漸有了向神明祈求平安幸福的信仰。
今年大年初一,
我們也照例虔誠地準備了供品來到北投行天宮祈福。
行天宮山腳下的停車場早已停滿了香客的車輛,
於是我們將車開往廟旁的山路停放,
下車抬頭一看,
石牆上立著一尊雕刻完美的石獅子,
看牠昂首朝天張口吐舌的模樣,
真是可愛極了!
在行天宮下方是供奉當地土地公的福德宮,
也是我們祭祀祈福的第一站,
福德宮前滿滿的都是新春前來拜拜的民眾。
拜完土地公後,
爬上高高的階梯,
階梯的盡頭就是北投行天宮所在。
▲▼從側面的磚紅色圍牆進入就是開闊的行天宮正門廣場
許多人並不知道原來在北投也有一座行天宮,
這座位在北投忠義山的行天宮其實是民權東路行天宮的分宮,
主祀關聖帝君。
雖然是分宮,
但其建廟歷史卻比本宮更早,
原本的建廟位置是在台北市中山區新興國中附近,
後來廟地被重劃為學校用地,
所以在民國45年遷廟至北投忠義山現址。
也許是座落在北投山上的關係,
北投行天宮佔地廣大,廟內有許多綠色的草地和樹木,
再加上背倚蒼翠山林,
因此比位在市區的寺廟更多了一分莊嚴清幽的感覺。
站在正門廣場可以向下俯瞰關渡平原,
寺廟後方則是忠義山親山步道的起點,
在廟裡參拜之後,
可以到後山散步踏青,接近大自然。
宗教的莊嚴肅穆與大自然的空靈寧靜合而為一,
這也是我對北投行天宮情有獨鍾的地方。
▲新春期間,前殿的迴廊擠滿了絡繹不絕的香客
分別在玉皇殿、正殿、三元殿參拜完之後,
趁著神明饗祀期間,
我帶著我新買的鏡頭在宮裡隨意走走,
拍攝一些廟內的雄偉建築。
▲▼典雅莊嚴的廟宇建築與雕龍石柱
▲嘗試用黑白色濾鏡風格來表現宗教信仰的歷史氣息
▲玉皇殿廣場上許多虔誠的善男信女
最後在離去前,
拍下了這張前殿朱紅色正門的照片,
由於行天宮廟宇主體雄偉,
雖然已經退到草坪後方,
但35mm定焦鏡還是有其視野侷限之處,
無法將整個廣場及草坪納入鏡頭之內。
在參拜完北投行天宮之後,
我們下一站轉往香火鼎盛的迪化街霞海城隍廟。
跟小猴交往的第一年因為自覺年齡已老大不小,
心想應該要有一份穩定的感情,
剛好在報紙上看見有文章介紹霞海城隍廟的靈驗,
所以就自己搭了小黃來到迪化街參拜,
並拿了一組紅紙、紅線和鉛錢,
從那時起,
每年過年也都會自己一個人帶著紅紙、紅線和鉛錢,
回到霞海城隍廟祈求來年感情順利。
到城隍廟拜拜這件事,
是一直到去年和小猴訂婚之後,
帶著喜餅來城隍廟還願時這才東窗事發.....喔不,是小猴這時才知道。
雖然已如願嫁人,
不過婚後還是要每年回來參拜,
因為廟裡還有城隍夫人保佑婚姻美滿、註生娘娘保佑早生貴子,
這些對女人來說可是很重要的咧!
燒的正旺的爐火,
可以看出廟裡擠滿了多少前來祈求好姻緣的男女。
附上去年帶喜餅去還願時,
廟方將我的紅紙、紅線和鉛錢換裝入的粉紅色月老平安符棉袋,
拿到了這個粉紅色平安符,
感覺上像領到了完成婚姻大事的及格證書,
是十分特別的經驗。
人生的信仰可以是宗教上的,也可以是一種單純向善的信念,
不論是哪一種,
只要是正當的信仰與信念,
都足以引領我們走向正道。
所謂心誠則靈,
也希望大家都能擁有自己虔誠的信念或信仰,
並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順利而行。